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以来工会工作综述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总工会及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筑牢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工会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职工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全国总工会牵头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各级工会广泛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用正确舆论引导职工,用先进文化培育职工,用高尚精神塑造职工,用优秀作品鼓舞职工,用真诚服务赢得职工,不断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根据地”,扩大争取人心的“同心圆”。
着力深化理论武装,打牢广大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各级工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深化研究阐释,推动宣传普及,抓好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两次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摘编,组织编写重要论述解读书籍,连续3年召开学习宣传贯彻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形成了工会的特色活动和制度安排。各级工会深入基层一线、工厂车间,在职工群众中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职工演讲比赛、劳模工匠宣讲、主题阅读、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工会宣教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好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表彰活动,加强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的“四德”建设,广泛开展职工志愿服务,引导广大职工做崇德向善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推动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举办百名劳模图片展、劳模工匠巡回宣讲、全国职工党史知识竞赛、职工主题阅读等活动,加强红色工运资源的保护、挖掘、利用和宣传,命名发布首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职工群众中广泛宣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光明前景,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关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不断激发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领广大职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着力壮大主流舆论,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各级工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重要回信、“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重要指示等,着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励引导广大职工在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实践中升华人生价值,体现“强国复兴有我”的责任担当,展现工人阶级主人翁风采。选树宣传了一批劳动模范、最美职工、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先进典型,精心策划开设专题专栏、建设宣传教育设施、组织宣传宣讲。充分发挥工会报刊、网站、文化、出版等宣传阵地作用,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开设“劳动者之歌”专栏,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大国工匠”选树宣传品牌,联合发布三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各级工会扎实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引导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有序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着力繁荣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顺应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文化人,发挥工会特色,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持续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上一轮《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顺利收官,新一轮规划启动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年起,全国总工会连续3年每年设立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带动各地加大投入,深入推进“求学圆梦行动”,每年帮助30万名职工实现学历和能力提升。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近家县级以上工人文化宫在回归公益中焕发新的生机,遍布全国基层的14万家职工书屋成为职工文化生活的“打卡地”,“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成效初显,“学习强会——全国工会知识服务平台”启动上线,搭建了职工思想引领新平台。年开始,连续开展5届“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主题阅读交流活动,发布一批职工书屋建设成果,引领广大职工读书学习,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二、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全国总工会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措施陆续出台,效果日益彰显。经过近几年努力,产业工人队伍蓬勃发展,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万人。
扎实做好劳模工匠表彰工作。年11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度评价了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充分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作出的巨大贡献,发出了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令。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全国总工会牵头负责全国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工作,年表彰全国劳模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名,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占总人数的47.8%;自年起,全国五一劳动奖评选加大对产业工人的表彰力度,所占比例超过40%,彰显了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鲜明导向。
着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技术技能素质。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全国总工会深度参与制定《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大力推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截至年底,已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2万家,命名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每家予以10万元经费支持。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的支持力度,举办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一线职工参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奖等国家级技术工人表彰奖项。举办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赛训结合,提升职工技能。打造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组织劳动模范、技能工匠进行直播授课,累计培训职工超过1.4亿人次。
年4月28日,“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百名劳模图片展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中工网记者王鑫摄)
推动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产业工人的地位如何,是决定这支队伍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也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