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创始人姜庆利
Ⅰ.毕业于鲁东大学中文系,从未设想过自己会从事生产、科研,并着手建立起创新型企业,遇到人参之后一切皆是机缘。
Ⅱ.专注人参应用研究二十年,倡导人参健康新文化,致力于发展中国人参产业,积极推动“让中国人参健康中国人”的理想目标。
Ⅲ.把人参从延续几千年的“原料”时代,推进到“原液”时代,解决了人参怎么吃更高效,更易于吸收的问题。
Ⅳ.多项人参原液提取领域国家专利技术发明人,把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赋予人参新的时代光彩。
Ⅴ.建立了以案例为核心的人参应用新体系,用更安全、更有效、更中国的方式守护14亿中国人的健康。
01
传奇的结缘
人参,有缘者得之,有福者食之。说起来,姜总与人参的结缘也是颇为传奇。
年,那是姜总的青葱岁月,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从鲁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起了一名人民教师,教了三个月的初中后,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真正追求的生活,便毅然辞职,开始闯荡。一路跌跌撞撞,也没折腾出个什么名堂。
年,姜总抱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怀揣着心中理想,只身一人前往韩国,寻找自己想要做的方向。当踏上旅程的那一刻,冥冥之中已经与人参结下了不解之缘。
来到韩国,姜总凭着自身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韩语水平突飞猛进,加上自己的中文优势,顺利就职于韩国岭南大学任中文讲师。期间租住的公寓房东李先生是韩国一家大型人参企业的社长,经常会请教姜总一些医药典籍里面的关于人参的中文词汇。因为韩国百年以前的文献资料几乎都是用汉字记载,很多人参知识也都是来自中国医药典籍,所以借此机缘姜总开始了解人参,认识人参,并被人参文化的魅力所深深吸引。用他的话来说,好像背井离乡,跨越山海,就是为了人参而来。
然而,真正让姜总与人参结下此生不可割舍的缘分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是年中秋节前三天的一个凌晨,姜总当时所住的公寓楼发生了火灾。情急之下,只能从所在的三楼冒险跳窗求生。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尾椎断裂,内脏受损,身体严重受伤,在重症监护室紧急治疗,十几天时间,滴水粒米不能进食,浑身一动不能动,情况不容乐观。
二十多天后,姜总的朋友房东李先生几经周折才找到了他,赶来探望,并带了他们企业生产的人参原液给姜总服用,促进身体恢复。第二天又带来了提取完人参原液剩下的人参粉碎成浆状,让姜总服用。由于连续十几天无法饮食,又一直卧床,消化机能极差,大便干结便秘。神奇的是,姜总服用了人参原液后的第二天大便就顺畅了。充分证明人参“大补元气”,对“诸虚百损”有益的强大功效。
这便是姜总与人参第一次刻骨铭心的接触。从此,姜总持续的服用人参原液、人参浆,身体日渐康复,精气神也越来越好。可以说,是人参救了姜总。也是从这,开启了与人参的不解之缘。
02
使命的召唤
由于内脏受伤及骨伤,疗养时间很长,为姜总研究人参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通过房东李先生也更深入的了解人参产品的效果及人参企业的运营,使姜总从理论到实践都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
自古以来,人参一直被称为“神草”、“百草之王”、“百药之首”,上至皇家权贵,下至黎民苍生,都视若珍宝。也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灵魂。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姜总发现中国的人参文化和韩国有着巨大的认知差异。
在韩国有句话“韩国的人参在厨房,中国的人参在药房”。韩国年均消费人参g,而中国却连1g都不到。在韩国,人参是国家战略资源产业,是国家的名片产业。韩国人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研发生产出各类人参制品,启用国家宣传手段持续引导,形成全民“食参热潮”,并以“人参宗主国”自居。而中国明明是最早发现和使用的人参国家,甲骨文里就记载了关于人参的文字。但由于自古以来人参被蒙上了“神话”色彩,以及当时国家政策的原因,使人参远离我们的视野。
中国对人参的应用还停留在人参泡酒、炖鸡、磨粉的层面,而韩国已经把人参的应用从原料时代推进到原液时代。企业的核心产品也是人参原液,这是人参的最佳应用形式。他们研发出先进的提取技术,使人参的皂苷成分最大化的释放。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38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彻底解决了人参怎么吃的问题,克服了传统人参服用方法操作不便、不易吸收的难题,倡导人参健康新文化理念,从而风靡韩国社会各界。
这个研究结果,对姜总的触动很大。所以出院后,姜总便辞去大学教学工作,在房东的引荐下,供职于韩国第二大人参企业。姜总也成为该企业中唯一的中国人。
由于语言优势和自身能力,姜总在人参理论化研究,传播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工厂学习技术,如饥似渴地投入到人参的应用实践当中。历经5年的时间,熟练掌握了种植、辨别、收购、加工等各环节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称得上是人参专家了。
当姜总提出回国从事人参事业时,韩国老板却说:“你开个店就可以了,投资建厂就算了。”姜总不甘心,人参的源头在中国,这么好的东西,更应该让国人受益。
年,姜总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韩国企业的优厚待遇,带着整理出来的两大箱人参知识与技术资料,回国开始创业。在姜总踏上归国航班的那一刻,“让中国人参健康中国人”这句口号就在他心中叫响了。这也是姜总一直以来想要追求的人生理想,想要为之奋斗的终身事业。
03
创业的艰辛
回国后,姜总深感创业之艰难,国内有个有趣的现象:99%的人说人参是个好东西,然而99%的人又说人参不能随便吃,还有人说,现在人参都是种植的不值钱。由于真正与参农一起侍弄过人参,姜总知道这其中的谬误。
参农们常说:“人参是跪着求出来”。在侍弄人参的过程中,参农需要全程跪着,拔草松土全部是徒手。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有缘才能得人参,无缘对面不相识”。而人参不仅是一棵植物,一种药草,更关联着整个中国的文明史。只可惜到了现代社会,人参没落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产品,很多人眼花缭乱了,把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参文化,当做了最大的保守,可怕的是很多中医药工作者都对人参有错误的认识。守着宝贝不识宝,多么令人惋惜。
开业几个月时间,姜总没有卖出一分钱的产品,没有引来一个客户。韩国人参产业如日中天,而中国却不以为然。虽然市场反馈不怎么样,但是机会往往就在其中。所以非但没有打击到姜总的信心,反而让姜总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姜总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为了心中理想努力奋斗,心无旁骛,自得其乐。
4年后,也就是年的9月,中国人参产业的转机来了。
中国卫生部发布了《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政策。也就是说人参可以做为新资源食品,实现药食同源,人人都可安全食用。虽然比韩国晚了十几年,但为人参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姜总借此机会开始筹建了烟台第一家人参加工厂,并率先建立了以案例为核心的人参应用文化新体系,企业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
一晃十年过去了,企业也越做越大,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由于战略经营管理上一系列的问题,股东之间产生了股权纠纷,最后姜总只好另起门户,从头再来。十几年心血付之东流,自然痛心疾首。但挫折如果没有把人打倒,就会是一笔无价之宝,人生实乃大梦一场,经历即是珍贵财富。
04
崭新的开始
年,姜总东山再起,抵押了所有的房产,在芝罘岛保税港区以医药生产标准建立起新工厂,自题匾额“八晟堂“,并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坚定不移地朝着“让中国人参健康中国人”的理想初心奋斗。这次的厂房上下5层,共多平米,姜总规划再拿出一层来办一个烟台乃至山东省首个“人参博物馆”。让中国人参健康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年,是厚积薄发的一年。新品牌启航、新工厂竣工、新产品下线,之前姜总说到的,承诺到的都一一实现了。一直跟随姜总的初始团队也信心满满,踏踏实实地与姜总一步一个脚印,坚定有力地大步朝前。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
年,通过对当前市场更深入的调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群体量身定制了不同类型的产品。产品序列重新升级,新包装、新品牌、新产品陆续设计研发并投产。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推广,把更优质的产品和更用心的服务带到千家万户。跟随国家大健康政策,大力倡导中国人参健康新文化,逐步实现产、供、销、学、研一体化发展,计划5-8年走向全国。让中国人参健康中国人!
年~年,二十载光阴岁月的坚守,无数次的遇见、选择、陪伴。姜总一直说“是人参选择了我,而不是我有智慧的选择了它”。二十年风风雨雨,有坎坷、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欣慰、充实、平静、踏实。人生短短几十年,根本也参悟不了太多。但人参会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去领悟生活:像一颗人参一样成长,在成长中成就价值,成就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记
姜总是山东人,山东这片土地与人参有着密切的关联。从秦皇汉武东巡寻长生不老药到采参祖师爷——山东莱阳人孙良(被人尊称“人参老把头”、“长白山神”),由人成神;再到人参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的民族大迁移“闯关东”,无不感受着人参与山东的渊源。
而今姜总立足于这片土地,立足于烟台芝罘岛。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先有阳祖庙(《史记·封禅书》八神之一),后有八晟堂(姜总自取、自写、自刻新品牌的名字)。八晟堂就在芝罘岛,秦始皇也三登芝罘岛,探寻长生不老,灵丹神草。但是他却未能如愿以偿,抱憾而去。
如今八晟堂得仙山之名、碧海之灵,将在这里创造出守护人们健康的奇迹,让人参应用这一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让所有“有缘人”都能寻得“仙草”,益寿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