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同学介绍他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来,要我帮助其找工作。我告诉她,现在就业主要有三大途径:一是考各级国家公务员,二是考各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是到各类企业应聘。面对今年经济危机,各地还会有下农村基层、进社区工作等若干增岗措施。女孩说,这些我都不知道。
我说,你在大学最后一年里,难道没有接触一下社会?你不会从网上获取这些信息吗?女孩说,我所在的大学远离城区,实行的是全封闭管理,我爸把我送到这所大学,非常看重封闭式的校园环境,说女孩子在这儿不会出什么事,他还要求我不要轻易上网。所以,大学快毕业了,我对社会上的事什么都不知道。
这虽出乎我预料,但我理解为人之父的用心。很多家长特别是女生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总希望大学是个保险箱,与世隔绝。到头来孩子虽然能够完成学业,却不具备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素质,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最不该出现的盲区。有些家长本身在乡下,对就业形势孤陋寡闻,等到孩子毕业,一家人一筹莫展。
一些招聘会主办方也发现,毕业生在求职问题上存在诸多盲点:
1.不看招聘信息,盲目跑场。企业招聘一般针对理工科学生比较多,很多文科学生看都不看,就成群结队地跑招聘会,人为地抬高了招聘会的人气,制造了就业紧张空气。
2.不善撰写简历,埋汰自己。有的在校组织过多场活动,甚至拉到过赞助,却不知道写进简历,有的把空洞的自我评价和不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把招聘方最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