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招聘,这些天开始陆续进行候选人的面试。
上一篇文章《梅沙科技团队招聘:春季校招、社招》发布之后,收到很多简历,这里先感谢一下帮忙转发的朋友们,帮忙推荐简历的朋友们。
我已经尽力去回复每一封简历,但依然会有漏掉的。
回复邮件最快的简历,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一种是简历还不错,但没有辅助资料进一步判断,我就会回复邮件,请求职者发一些资料过来,例如:产品经理的输出文档,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文档、原型图、数据分析报告、竞品分析、产品体验报告、运营规划、活动小结等等。
第二种情况,就是简历明显没有达到预期,那就快速回复吧,免得对方牵挂。
为何有的简历回复较慢,或者没有了回复?
因为有的简历,不会马上拒绝,就是待定,如果没有更合适的应聘者,或许会邀约过来面试,如果有合适的,就不做邀约了,简历多起来的时候,就会偶尔遗漏没有进行回复。
说一下为何有的简历没有通过,通常几种情况。
一、简历体现的能力水平不高
这里说的能力水平,只是简历体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实际水平如何,不好下定论,但有一点,归纳能力和文案能力或许还待提高。
如果实际水平高于简历水平,那就是候选人的简历描述不清导致,我们看下面的简历截图。
上面的工作经历,好像放在任何公司,产品经理的工作大抵如此,没有体现个人在工作中的能力水平。
再看项目经历,如果隐藏几句项目名称,后面的描述,就是招聘要求的文字。
简历如何体现能力水平?
正如做产品,要搞清楚用户是谁,也就是谁看简历,对于筛选简历的HR和面试官,通常都是招聘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上面的简历,几乎没有通过的可能,除了公司和项目名称,几乎感受不到简历的主人做了什么。
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是:
具体做了什么项目,写代表性的,关键行为是什么,输出了什么,效果如何,用数字衡量。
例如下面工作描述来自一位出行产品的运营简历,让人看了就很有见面聊聊的冲动:
二、跳槽太多
BLUES个人的习惯是,社招简历,如果有两次以上工作半年就跳槽的经历,就不考虑继续邀请面试了。
一个人对公司的选择,是需要对自己,对公司负责的,仅仅半年时间就换,估计有几个原因:
1.双方预期出现偏差,个人觉得企业没有给出承诺的机会或者薪酬,企业觉得个人的能力水平没有达到预期。
2.文化匹配有问题,无法融入企业,例如见过一些前腾讯同事到了阿里,就说不适应,记得有篇文章写过,腾讯是大学,阿里是江湖。
3.和直接上级沟通有问题,因人离职。
4.运气不好,遇到项目解散。
5.遇到一个更好的机会,通常是遇到另外一家企业开出诱人薪水,见过某人一次跳槽薪酬涨幅50%,不到半年,另外一个猎头挖人,再开出50%涨幅,于是一年跳槽两次。
所以,有过一次半年跳槽,或许是运气不好,或许是认知和预期有偏差,但如果有两次都是半年跳槽,那就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了,例如两次跳槽如果都是项目失败,那就是没有做好企业调研,不了解项目发展。
三、简历邮件过于随意
先说标题。
BLUES在招聘文章里面明确提出标题格式:
校招职位:产品经理、前端开发、后端开发、UI设计师。
欢迎年毕业的同学投递简历,邮箱:
hr
meishakeji.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