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求职季,最近跑来问媒哥的同学又多了起来。
小R是影视戏剧文学专业,是浙江传媒学院大四女生,想要去上海发展,问怎么进影视传媒公司从事新媒体或剧本开发类工作,但实习经历都是在地方电视台,跟求职的职位相差较大。
小Z本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已经毕业面临选择,究竟是回湖南的二线地市去过安稳的生活(没说具体职位,看样子家里可安排),还是北漂做文案策划,在传媒圈讨个心仪的职位。
小M学的是电视编导,不想在央视栏目做很正的内容,想去新媒体但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对新媒体的了解有限。之前投递了很多澎湃、界面等新媒体公司均没有回应。
我约略几句给了回复和建议,但觉得很难深入展开,也怕交浅言深吓坏了一腔热情。
其实,这都是求职中典型的困境。
学本专业的,大多想着要去外面看看,而外面的又想挤进来,甚至还有地域的选择,体制内外之别,都把求职状况搞得一团乱麻。
说乱其实是心乱,感觉自己一腔热情无处喷洒。晚上清醒着,在投递中感觉自己要拥有全世界;早上懵懂中,对这了无音讯的Mailbox心烦意乱。
1
-最忌一窝蜂-
求职最忌一窝蜂,什么热门我投什么。看着别人,每晚坐在电脑前,一本正经地填写长长的网申表格;自己也跟着悸动,按耐不住多投一投。
海量投递是毕业生、职场小白求职中不得不做的,没有人脉,还没入行,只能自己闷着头来撒简历。
于是,像央视、光线影业、华谊兄弟这样的大平台,大家都想进去,投简历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想从外面敲开这扇门。HR动辄收到几百上千份简历,筛选起来根本不够人手。每封邮件上停留的目光也不过是一两秒钟。
那么,想要跨行,但无经验;应届毕业生,但无实习经历、无相关专业的朋友,很可能在第一眼就被pass了。
在媒哥平台上找到工作与实习的朋友,是幸运者。
很过朋友跟我交流,表达自己对传媒的热爱,对影视、时尚行业的钟爱,实际交流下来也觉得潜质还不错。非、院校,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很强。
但在校招、在海投邮箱、在网申系统中,只有意愿却没有硬条件的朋友,会很吃亏。学校、专业、实习、获奖,甚至性别这些统计指标往往更重要。
那么,该如何提高海投的效率,快速让自己跳出求职的坑呢?
你需要知道,简历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不能算HR不开眼。应该多找找内因。
石沉大海的背后,是对求职方向的不了解,以及不清楚自己与职位匹配程度。
对所投的工作内容与职位要求不了解,投再多也是迷茫。
2
-比对职责,找出差距-
不管你的背景专业怎样,不管你的经验如何,首先需要了解企业招聘的目的,找到能够干活儿,承担责任的员工。
有些朋友在头脑中臆想求职,终日想着我要进新媒体(或其他),我想找个成长性好、空间灵活自由的环境。殊不知,没有认真去分析,了解雇主想要什么。
举个例子,新媒体小编需要具备四个核心能力,对话题的敏感性、对社交媒体平台的熟悉程度、基础的文字能力、了解用户的能力。
第一个,话题敏感性。
这个要求说的是对社会话题、新闻热点、自媒体口碑的了解能力。这反应了一个人是否具备外向性,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遇到很多面试者,仅仅是对影视八卦敏感,乐于看明星轶事,这是90后的共同特点。
而真正关心社会,北京中科白殿疯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