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高考成绩已经公布,第一轮志愿填报也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是美术生们要面对的第二批次的志愿填报。东昱画室与各大美术院校的老师沟通后得知,各大美术院校有各自不一样的录取形式,大致分为三种:1、文化分和专业分按照一定比例计算为综合分,以综合分排名录取。
2、专业分划线,专业过线按文化分从高到低录取。
3、文化分划线,文化过线按专业分从高到低录取。
美术类院校,大都是按综合分排名录取的,高考分和专业分越高,录取的几率越大。因此,如果文化或专业有一个发挥不好的,就会吃亏。
那么,针对于第二批次的学生来说,可能就是在文化课上的那一点点差距与一类院校失之交臂。但是,如果填报好第二批次的志愿,也是非常有希望进入第二批次中较好的院校的。接下来,小编就来讲讲填报志愿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1、不顾实力,盲目冲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第一、第二志愿冲,第三、第四志愿冲,第五、第六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其实这样做是风险很大的,有时候可能连原本可以上的学校也够不上。
解读:
针对填报志愿时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问题: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的学校,但是努力冲一下也许可以上的;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考生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保稳;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底。
2、院校填报之间差距不明显
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差距太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第三和第四志愿之间都是分数非常临近的院校。
解读:
6所学校间应有合适的分数差,最好在10至20分,如果分数差只有5至10分,则两校录取分数线过于接近,可能录取不了。
3、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只以分数为依据,根本不考虑兴趣,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解读:
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自身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4、重“热门专业”,轻“新兴专业”
这个现象其实已经持续了许多年,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因为投递热门专业而导致专业分同比去年上升很多,最终遗憾被退档。
解读:
无疑,热门专业是学校的一个精品课程,相应的师资力量最强、软硬件设施最佳。在学习这些专业时,学生可以接触到学术的前沿,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专业领域内的前辈大师。然而,在看一些新增专业时,比如说新媒体、跨媒体等专业,因为专业的刚设立,家长和考生去了解的范围有限,可供参考的数据也非常的有限,特别是,没有以前的录取分数作为参照,考生和家长往往很难定位,所以形成了很多考生和家长不愿意冒险去填报,最终相应的录取分数会低。但是不可否认,所有专业都是有这样的一个过程的,总是需要一批人去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新增设的专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某些行业,为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开设的。它的趋势一定是越来越兴盛的,所以家长面对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慎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去学习与发展,把握住这些机会。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几点比较重要的点,希望可以帮到各位学生和家长,同事东昱画室也预祝所有考生都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