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i逛知乎时看到了这样一个的帖子:应届生毕业就失业是什么感受?
什么?!一毕业就失业?!还是毕业于高校?!这简直就是扎爆了普通院校毕业的小伙伴们的心啊!
其实不仅仅是、高校的同学有这样的苦恼,海归们同样在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实。
在应届生求职网的海归求职专栏上,有人发起了“海归在国内找工作所花时间”的投票,已经有超过人参与了投票。扎心的是有60%的海归投了“家里蹲儿”这个选项。花了那么多钱出国读了书,回国还找不到工作,苦啊!
(截图来源应届生求职网)
找工作的心酸谁又能懂呢:
每天海投填网申
花了百个小时
写到后面简直要狂躁到摔电脑
好不容易投完简历
又收不到一个面试电话
难道真的就是自己太差劲?简历的三宗罪:你这是在鄙视面试官的智商
投完简历,在家等HR的面试电话等到白发都没有任何音讯?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草草完成的简历HR看一眼就直接移入垃圾箱。要知道简历=门面,而大多数人也许了解自己的样貌,却是真的不够熟悉自己的简历。
1流水账式经历简历的逻辑混乱,内容堆砌、千篇一律。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自己的经历全部堆上去,以为全部写上去就可以了,像流水账一样没有重点、没有条理。许多人不懂比重安排,该突出的不突出,没有亮点的内容占了太多空间。
以下为错误示范
▼▼▼
(图片来源知乎)
这种情况往往是认为自己没有特别优秀的经历,或者不清楚DreamCompany到底看重什么样的能力,就干脆把自己的所有经历全部堆上去,想着万一有一条符合HR要求呢?
其实HR通常看一份简历的时间不过超过1分钟,像这种密密麻麻的流水账,3秒就GameOver了。
2什么都没有就只能凑字数整份简历除去姓名、学校、GPA等基本信息外,因为没有参加过校园活动、没有实习经历,而硬生生拿以下内容凑字数:
Coursework-把自己上过的课程列了一遍
Project-把自己上课做过的简单小组project
自我介绍、技能等自我评价
以下为错误示范
▼▼▼
(图片来源知乎)
你必须得正视的一点就是:没有经历是任何简历写作技巧都不能拯救的硬伤!!不可以认为自己学校排名靠前,GPA高,没有实习经历就可以忽视(或者说做过一些很水的实习,例如银行大堂经理之类)。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你也并不是非要BigName不进,先踏踏实实找一家小公司开始积累经验。没有谁可以做到一步登天!
3至始至终只有1份简历有些同学海投网申,所有的简历都是同一份,这也是极其错误的!你的所有简历上的内容都需要根据不同公司,不同行业修改,选最合适的实习经历和资质证书填上去。
网申过程中,有些公司会问一些问题,所谓不可复制就是回答“不可大众化”。要具有自己独特的点,更要具有说服性。拿1份简历投上百家公司,你是在鄙视面试官的智商吗?建议大家在申请之前,做到:
在不明确及有限的自我认知和行业认知的情况下,梳理自己的目标行业、岗位;
梳理自己大学三年或者四年的经历,评估含金量;
评估自己的时间,保证质量下最大容量的海投量。
简历上的哪些东西才是HR眼中的干货
一份简历最重要的是匹配,是否匹配是由你的背景/经历/经验/技能和岗位需求决定。HR对每份简历的审查不是“阅读”而是“扫描”。扫描的对象是什么呢?就是关键词!HR们从简历中挑出所希望见到的关键字,并最终挑出合格的候选者来。
1“对症下药”HR表示在简历筛选之前,会和用人部门分析,在这个岗位上,如果要实现这个岗位的目标,任职者会需要哪些行为表现。再根据这些行为表现,概括梳理出职位描述。
求职者:你需要仔细阅读申请岗位的JD,只有知道了这个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你才能判断这个岗位适不适合你,然后在简历中重点描述JD所要求的内容。
比如:在腾讯校招中的的财经线管培生岗位,通过JD可以看出有过企业财务相关实习的同学将可以优先,如果在校有这方面的实习经历就可以重点写上。
(截图来源于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