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霍元甲,那绝对是人人敬佩的大侠,他的名气之大,甚至一度火到国外。导演们将他的热血事迹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周杰伦一首《霍元甲》流行至今,《万里长城永不倒》也成为了国人心中的时代经典。
当然,作为搬上大荧幕的影视作品,其内容和形式难免会偏向艺术化,人物经历自然也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现实生活中的霍元甲,42岁吐血而死,从未与西洋大力士交手,79年后开馆死因大白。
学艺生涯
年1月,霍元甲在天津的一个镖师家庭出生。就像电视中演的那样,古时高山密林诸多,朝廷的管辖力度不够全面,导致盗匪猖獗,就连朝廷官兵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人们还需要正常生活,商人们也需要赚钱养家,货物运输是不可避免的一道关卡。为了防止盗匪突然出现抢劫货物,商人们开始雇佣镖师,请镖局为自己运送货物。
作为迷踪拳第六代传人,霍元甲的父亲霍恩第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为了养家糊口,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当地镖局做了镖师。由于自身本领高强,霍恩第运镖事业顺风顺水,一家人也不愁吃穿。
在霍恩第40岁的时候,霍恩第的体力已不如壮年,为防止仇家上门寻仇,霍恩第干脆辞去了镖局工作。回到家中,霍恩第自己办了武馆,教家族孩子们习武。
霍元甲自小就看着父亲练武,心中萌生了做大侠的念头。但无奈他身体不好,父亲不允许他练功,一旦发现少不了训斥一番。看着兄弟们每天都能练习武术,霍元甲的心中也生出了渴望。
霍元甲性格倔强,父亲不让自己练武,自己就偏要偷偷练,等待时机惊艳众人。为了躲避父亲的视线,霍元甲下了大功夫,人烟稀少的树林成了霍元甲的秘密基地。
在霍元甲的努力下,他不仅自学了迷踪拳,还精通了其他门派的功夫。看着儿子坚持咬牙苦练,霍恩第心中有愧,便答应将自己的本领传授给霍元甲。
行武之人,最怕的就是暴露自己的缺点。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同样也为了维护迷踪拳的声誉,霍恩第要求儿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和别人切磋较量。
在父亲的教导下,霍元甲开始真正系统地学习功夫,这一学就是10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霍元甲的功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很快就将其他弟子甩在身后。
即使是从小练武的哥哥和弟弟,仍难以胜过入门较晚的霍元甲。但即使如此,霍元甲的父亲还对他忧心忡忡,禁止切磋比武的命令一直存在着。
比武切磋
但作为一名心怀大义的武者,忍气吞声显然不是霍元甲的作风。因此,当武者上门踢馆,武馆中能力出众的弟子被击败后,霍元甲站了出来。在众人怀疑的眼光中,霍元甲一举击败对手,人们从此对他改观。
在影视作品中,霍元甲就曾多次上擂台比武,来自西洋的魁梧大力士多次挑衅霍元甲,嘲笑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人虽然气愤不已,但面对强大的敌人,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霍元甲的出现,显然让国人信心倍增。为了尊严,霍元甲多次走上擂台,与西洋武士对决,一套行云流水的招式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纵使面对身高体壮的对手,霍元甲也丝毫不慌张。
在看电视的时候,观众们仿佛身临其境,对霍元甲这种大师级人物抱有最大的敬意。但在真实历史上,霍元甲真的像影视剧那般神勇吗?他真的多次与西洋大力士对战吗?
带着疑问,我们开始翻阅过去的历史,却发现对战西洋大力士的故事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实际上,霍元甲从未与西洋大力士交手,也就不存在击败西洋大力士的情节。
但导演们为了让作品更有看点,也为了突出霍元甲的武艺高强,常会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但不可否认,西洋大力士确实曾出言挑衅,也曾激起霍元甲的战斗欲。
“挑战”俄国大力士
年,来自俄国的大力士斯其凡洛夫不远万里来到天津。来到这个陌生的地界,斯其凡洛夫一点也不低调,反而自命不凡地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一篇声明。
在声明中,他大言不惭地夸耀自己能力出众,武功高强。在斯其凡洛夫的言语中,他彷佛是打败天下无敌手的英雄,一直在等待着能击败自己的对手。
当时的中国人正饱受煎熬,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自然也没有俄国大力士那般孔武有力。斯其凡洛夫深知老百姓没有对战能力,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扬言要让中国人见识一番。
当俄国大力士嚣张挑衅中国人的消息传开后,国人的战斗心被激发,霍元甲也倍感愤恨。抱着比试一番的心态,霍元甲直接找上门,给斯其凡洛夫下了战帖。
在众多见证者面前,斯其凡洛夫爽快地接下了挑战帖子。但当人群散开后,斯其凡洛夫背地里偷偷找人去打听霍元甲的身手,想要了解给自己下战帖的是什么人。
这一打听,直接让斯其凡洛夫感到大事不妙,原来自己遇到了功夫大师。当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斯其凡洛夫肉眼可见地慌了,他没想到自己竟踢到了铁板,霍元甲看起来很不好惹。
斯其凡洛夫常公开吹嘘自己武功高强,但实际上,他就是个绣花枕头,写下声明也是为了让自己声名大噪,然后凭借这个噱头赚些钱。看着霍元甲的战帖,斯其凡洛夫若应战,那就会面临生命威胁,毕竟他自己并没有真本事。
为了取消对战,斯其凡洛夫找到了霍元甲,言辞诚恳地向他解释了一番。对此,霍元甲虽心有不满,却也知道轻重,他要求斯其凡洛夫重新刊登道歉声明。
面对实力强横的霍元甲,斯其凡洛夫不敢惹是生非,只好刊登了道歉声明。而声明一出,就意味着斯其凡洛夫的算盘落空,他在天津便也失去了立足的机会。
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斯其凡洛夫带着自己的包裹逃离了天津。在百姓心中,斯其凡洛夫显然做贼心虚,实力也比不过霍元甲。这一次,霍元甲虽未与俄国大力士交手,却也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又遇美国大力士
当然,除了这位俄国大力士之外,霍元甲一生还曾“对战”诸多西洋大力士,来自美国的奥皮音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初,美国实力雄厚,有足够的能力打压弱小国家。
在国家的保护下,美国武士也变得目中无人。年,奥皮音远赴上海,多次在人群聚集地设擂比武,大言不惭地叫嚣。
上海侠士接连应战,却都遗憾拜倒在擂台下,可见奥皮音与斯其凡洛夫有着天壤之别,他是真正有实力的大力士。
眼看奥皮音多次胜出,嚣张气焰越发强盛,爱国人士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找各方高手,只为击败奥皮音。也就是在这时,革命家农劲荪找上了霍元甲。
值得一提的事是,农劲荪还是霍元甲生命中的贵人,曾为处于低谷期的霍元甲带来希望。看着贵人求上门,再加上霍元甲自身也不服气,他便带着弟子到上海应战。
但此时的霍元甲已经41岁了,身体状况也不如年轻时代,如何能对战年轻的奥皮音呢,民众们也为霍元甲捏了一把汗。
带着众人的期望,霍元甲远赴上海。他的到来直接让上海掀起了巨浪,报刊上也刊登了这一消息,称上海即将迎来历史对决。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众人围观。
当热血澎湃的群众们下注猜测冠军花落谁家时,霍元甲和奥皮音也参与进来,双方都准备了千元大洋做为彩头。比赛的气氛越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