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身体健康,排出的尿液就是淡黄透明的颜色,并且没有浓烈的气味。只有长时间放置的尿液,氨被细菌分解之后,才会产生氨臭味,如果近期排出的尿液不仅颜色发黄,并伴随浓烈的气味,可能是疾病到来的信号。
1、肝脏疾病
肝脏虽然没有参与到尿液生成工作,但肝脏却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几乎所有的毒素都需要通过肝脏分解和代谢。而肝脏出现疾病之后,就会影响到一种物质的代谢与合成,它就是“胆红素”,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胆红素,该成分就可随着尿液排出,从而让尿液呈现出异常的黄色,就如同深色茶水一般,同时,在肝功能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蛋氨酸经过细菌分解后,不仅会释放出氨成分,同时还可产生二甲基硫化物和甲基硫醇,这两种物质会随着尿液排出,从而让尿液散发出异常的臭味,就如同腐烂的苹果、臭鸡蛋一般。
2、肾脏疾病
肾脏就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在流经肾脏的过程中,肾脏就会自动拦截下水分以及代谢废物。而肾脏内的肾小管,又会对这些物质重新吸收,肾小球负责过滤工作,最终形成尿液。
当肾脏受到损伤后,就无法完成尿液的浓缩和过滤,从而让尿液中中产生大量杂质;另外,在肾损伤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尿潴留、少尿等问题,尿液颜色不仅会加深,同时还会产生浓重的气味。
3、泌尿系统疾病
除了肾脏疾病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也可出现小便异常症状,这包括了膀胱炎、尿道炎等,患者会有尿急、尿痛以及尿液异味等症状出现。另外,男性高发的前列腺炎,也会改变小便的性质,甚至是诱发急性尿潴留,从而出现尿液泛黄、发臭等症状。
如果正常饮食和进水的情况下,仍然有小便发黄、发臭的情况,医院就诊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