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老脚先衰,树枯根先竭”。先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可以说是精华中的提炼,这句话很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脚部的情况和我们的寿命存在一定联系。
脚部是人体中距离我们心脏最远的地方,也是身体的血液循环中最难达到的地方,可以说是阳气最为薄弱的环节,它所出现衰老的蛛丝马迹恰能亮起红灯提醒我们,该要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了。
通过观察脚丫子发现潜藏在身体的问题:
第一,察“脚”观色。正常健康的脚部颜色是略为发红的,当人体出现发烧等体温升高的情况时,脚部的颜色会变得鲜红;当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脚部颜色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青色;当身体内部肝脏器官受损时,常见为肝病,脚部颜色就会呈现为黄色;当人体营养不良出现贫血症状时,也就是气血双亏,脚部就会显得苍白;当身体内部血液循环出现异常时,或者说有血瘀症的时候,脚部呈现紫黑色,除此以外,有血瘀症的人,脚部的“青筋”也会非常多且明显。因此,脑梗,心脏病人的前兆可以从这里看出。
第二,脚丫子的温度。健康的人的脚丫子应该是暖暖的,温热的,但是现在的都市人,脚丫子常常是凉的,在盛夏都会出现脚部寒冷的现象,那就更不用提在寒冬中脚丫子有多凉凉了。脚部发凉是体寒的一种表现,也就说明此时身体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脚部温度降低,会影响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导致新陈代谢变缓。此外,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脚凉的症状,所以出现脚凉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肾脏的养护。
第三,脚指甲看乾坤。身体正常的人脚指甲一般呈现粉红色,如果出现脚指甲发白,说明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指甲上的纹路也会反应出身体的情况,身体机能差时,脚指甲就可能出现一些异常的纹路,出现这些情况,多为脏腑的衰竭,受损有关。
第四,大脚趾形状。大脚趾较长,脚部比较宽厚的人,一般来说是比较长寿的,这个是先天的底子比较好,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保养。脚趾的形状还会反应出身体的肾脏情况,肾气充盈的人,一般脚趾都是比较大而且长的。
第五,脚后跟。??跟后脚??干裂,??腿小??长“鱼鳞”,真相不是??肤皮??缺水,其实是肾气不足。《黄帝内经》也讲过??个这??道理:“有诸形于内,??形必??于外。”人体的肾经,在脚踝一带行走的??线路??是: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脚后跟这个??方地??就是肾经??过走??的路线,也是它负责管辖的区域。如果这一带出现了什么??跟后脚??疼啊、痒啊,脚后跟??裂开??啊,都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肾经的精气??足不??了。
说了那么多,如果自检一下,发现自己出现以上问题,真的就要好好重视起来了,身体是自己的,没有健康身体怎能享受春华秋月美好时光呢?
下面教大家怎么护理保养自己的小香脚,做个养生小达人。
1.泡脚,泡脚,泡脚!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每晚睡前,最好在9点左右,用艾叶水或含艾叶的中药浴足包泡脚30分钟。水温保持在42~45摄氏度。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如出现脑部发昏,眼睛发黑等现象就要停止了。切忌空腹饥饿状态泡脚,饭后即泡脚,极度疲劳泡脚。
脚上有6条主要经络,包括三条阳经终点(膀胱经/胃经/胆经),三条阴经的起始点(脾经/肝经/肾经),泡脚等于刺激了这6条经络,经络受到刺激,对于气血循环是有好处的,有助于活血化瘀。
关于泡脚,中医有个经典总结“春沐足,可疏肝升阳;夏沐足,可固气养心;秋沐足,可润肺健脾;冬沐足,可暖肾培元。”
2.艾灸肾俞,涌泉,太溪穴。
肾俞穴采用正坐,命门旁开两横指处。肾,肾脏;俞,通输,指输送。穴位内应于肾脏,为肾经经气转输之处,故名。
肾俞穴为肾的背俞穴,具有培补肾元的作用。肾主藏精,精血是生命的根本,刺激肾俞穴,能够促进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强肾护肾的目的。
肾阳不足是肾虚的一个主要方面。肾阳又称为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一身阳气之根本,如《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所说“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
所以肾阳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涌泉穴乃是肾经的首穴,也是人体长寿要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
涌泉穴可以培补元气,振奋人体的正气,调整脏腑的功能,提高抗病的能力,起到强身保健的作用。苏东坡著有《养生记》,把擦涌泉穴,视为养生之要术。《寿视养老新书》指出:旦夕之间擦涌泉,使“脚力强健,无痿弱酸痛之疾矣”。擦涌泉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并能够治疗虚弱性的疾病。
太溪穴,其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其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如《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此穴是肾的原穴。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肾水汇集此处由水化气上行天部的枢纽中心。故说脑子清醒不清醒就看此穴是否发挥其作用了。
此穴缓解治疗头痛、目眩、牙痛、咽喉肿痛、气喘、支气管炎、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胸痛咳血、消渴等;
缓解治疗女性生理不顺、月经不调、肾脏病、遗精、膀胱炎、阳痿、小便频数、乳腺炎、增强性功能等;
缓解治疗关节炎、风湿痛、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内踝肿痛、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手脚冰凉、手脚无力等;
缓解治疗精力不济、失眠、健忘、祛斑、美容、祛痘、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等。
3.以上三个穴位建议每天灸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灸到不想灸为止,灸后喝上一杯温热的桂圆红枣黄芪姜养生茶,吃3个黑芝麻!冬季安全又有效的补肾养生方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