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硕士毕业进入一家书店工作两年,辞职后如今找到了新的工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我的经历平淡无奇,但之所以写出来,就是想要将自己人生仅有的一点经历,拿来跟大家分享。
一、辞职前,生活就像一场无尽的梦
曾经进入书店工作,从底层店员干起,每月到手工资两千多,够吃。这不是一个硕士学历该有的回报,但对我的成长来说,必不可少。
首先,选择去书店工作,是我对自己的选择真正能够承担责任的开始,所以我不曾后悔过。
同样学经济的同学,大部分都向往银行的体面和优厚待遇,也有进入知名外企,光鲜亮丽。同专业的舍友,考了公务员进地税,踏实稳健。直到现在朋友圈,还能看到他们的证券、基金、理财产品推广和国家政策分享。
那时突然要离开校园,在同一所学校待了整整7年的自己,成长比别人慢,入世比别人晚,懵懂无知,却不想循着他人铺设的道路前行。我确实空有一腔热情,头脑发热,甚至任性,但另一方面,我也考虑过后果,算过利益得失。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喜欢书,不是看书,而是买书,所以书店销售,适合我。
其实,身边的同学,很多人在冷嘲热讽我找到的工作同时,也私下会流露出羡慕来。因为我有勇气和底气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他们却受限于各种外在的期待,无法逃出快速社会化的牢笼。
他们曾说,只有你找的工作,才能看得出是真爱。
是啊,没错。
其次,激情工作、倦怠工作、离职焦虑,我也都用心去经历过,所以不曾后悔。
每一次回想自己刚进入书店时那种傻傻的激情与用不完的精力,就觉得自己不枉此生。
公司没有系统培训,我自己努力地自学,到处找人请教,自己收集资料,细心观察其他同事的待客方式。最开心的,就是有顾客向我咨询,而我能从容准确地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对方,帮他们找到需要的书,甚至可以交流起来,谈到喜欢看的书。
然而,以激情为主的爱情,总是持续不了很久。我努力靠着6个月后转正的激动,推迟着自己的倦怠期。但当我待了一年之后,我还是无法抵挡倦怠袭来。
这种倦怠,像一个黑洞,一点一点侵蚀着那付出却仿佛永远得不到回应的爱,然后看着自己再也没有了那时的激情。
一份简单的工作,重复做了一年,倦怠是正常的,少了激情是正常的,我虽理解这些,但仍想要挣扎着改变。
于是我选择的方式,是把那些琐碎的抱怨,化成积极的行动。
不是没有好的培训系统吗?没关系,我自己收集材料,设计培训手册,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学习如何教导他人,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是同事们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吗?没关系,我自己去逛其他书店,收集信息,制作材料,分析竞争对手及其扩张趋势,然后分享给其他人。
不是客户流失率高吗?没关系,我靠着自学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提出改进客户管理的建议,并提交给上级。
如果我有抱怨,我确实会直言不讳地告诉主管,但我也会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供对方参考,并努力完善方案,增强可行性。
我很积极,甚至令人讨厌地积极。我很努力,似乎过于狂妄地努力。
最后,受挫,会让我更好地成长,所以虽有遗憾,却不会后悔。
一切建议和努力,都被一句“资金不足”,给驳回了。
而这个问题,我无法解决。
这或许是我离职的原因,但我再有千万般不舍,也不能一直待在一个无法与我共同成长的地方。
因为那才是真的互相伤害。
只想说,爱过,就不曾后悔。
美丽却已逝去的蝶,谓之永蝶
二、辞职后,梦醒得如此突然,措手不及
我告诉自己,曾经认为自己会一辈子待在一个地方工作,是自己的天真。虽然这种天真,也带有某种自己眷恋的真情真性。
我的第一份工作,迎来第一次离职。同事们都安慰说,分手会让你成长得更好。
我信。
我的感情总是后知后觉,所以离开得很从容。为了让公司对后续岗位安排有所准备,我提前三个月就已经跟主管正式沟通过,而之所以要到三个月后才走,是因为人手真的不够。
三个月后,我裸辞。
不少朋友都跟我说,你太傻了,裸辞风险那么大,你怎么就不找好下家呢?
当然,这些不是之前就不明白,只是自己固执地想对这份爱,最后有个交代。
真正离开前,我还属于那个地方。
既然分手,还是好聚好散。
日暮,远去?还是晨曦,出发?
之后,我开始找新的工作,因为想要转行,而必须开始新的学习。
我去面试过一家著名漫画网站的责任编辑,大概是因为不太符合招人的要求,面试后就没有消息了。
也面试过一个小的艺术推广公司,跟CEO聊了不少业内的话题,但是公司里并没有适合我的岗位,而且比起转行人员,他们更希望要经验丰富的人。
这期间,我也和身边几个希望找新工作的朋友们聊天谈心,与他们一同体会那种焦虑、挫败和不安。
其实,大家的心都是如此细腻而敏感,但是求职不易,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面试后总是没有回复,等待似乎是唯一能做的事,却是无比煎熬。
对敏感的心而言,最敏感的一句话是:“你那么优秀,一定很快会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一开始,我相信这句话,而后,我怀疑这句话。
既然我那么优秀,为什么用人单位都将我拒之门外?
这才是大家心中最大的伤。
当我告诉自己,自己或许优秀,但对那些工作岗位来说,我的能力并不匹配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与我是否优秀无关,我也才真正振作起来,走出了阴影。
亲,你自然优秀,但工作交换的价值,只是工作所需你这部分能力产出的价值而已!
你怎么可能只值三千块啊?!
这只是你自身能力的冰山一角啊!
从此,我不再跟他们陷入“你是否优秀”的死循环里,而是与他们一起分析简历,有针对性地补习与岗位有关的专业知识,探讨自我价值的实现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多少钱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