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就从小活在一条无形的起跑线上,
人人都在一条无形的跑道上,竞争追逐……
就算你不找它,它也会找上门。
1典型复(旦)二代一个5岁男孩的简历,打了一众成年人的脸。
这一份用pdf呈现的超详细简历,甚至可以说是秒杀了一群求职者。
从名字的中英文释义,到出生日的解释,甚至主页还做了目录导视。
不仅如此,紧接而来就是介绍小朋友的家庭情况,父母均来自复旦大学,交代了父母的学历和职场背景
独特的性格用了一个版面介绍,能看到他的
智商(IQ)情商(EQ)逆商(AQ)德商(MQ)
胆商(DQ)灵商(SQ)
都在日常的生活内得到充分的体现。
父母为此定了3大准则的“家规”,并且亲自设计课程,
周一到周天,一天不落,有着严谨的作息时间,课程涵盖:识字、阅读、写作、艺术、数学思维、体育方方面面。
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的书单,整整用了5页来展示。一共本,而这仅仅是年的,英文的,书单。
2简历是入学必备法宝在一般围观群众惊叹的同时,为孩子准备这幼升小的父母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们为了孩子积极参与学校面试,同样闪亮亮的个人简历少不了。
他们似乎用着用一种模版,展示着自己的家庭背景、特长和爱好的详尽描述,以及最值“参考价值”的获奖经历。
3赢在子宫已成为社会现实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父母们认为孩子要“赢在起跑线”,才有机会加入“人生胜利组”。即使不能比別的孩子厉害,至少也不能落后得太多,设定的起跑线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二胎宝妈Irene已经怀孕6个多月了,她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
由于在第一胎的时候不想做“怪兽家长”,所以没有对儿子进行特别的训练,在佛系教育的成长下的大儿子并没有特别“醒目”,这时她才惊觉儿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无奈只能在第二胎还在肚子的时候就要让她尽早地适应这种竞争心态。
肚子里的妹妹6个月大,妈妈是怎么让她赢在子宫前呢?
为了能让孩子赶在开学招生年龄的截止线出生,不少父母也是算准了时间让孩子出生,就怕他会耽搁一年上学。
4孩子的简历,孩子来写我们这次来看看海峡对岸的小朋友,他们是提交一份怎样的简历?
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没有华丽的模版包装,孩子的简历初衷不就是让孩子自己了解、发现自己吗?
而学校注重的也应该是学生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果只为了简历的“好看”,而盲目地追随,可能在把孩子送往起跑线的路上,父母就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很多的家庭教育依然奉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特训孩子,付出这么多,无非想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不错,社会是很残酷。家长们焦虑,是全社会的竞争关系。不得不否认,今天的这份爆款简历确实很优秀,但是少年君更坚信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绝对不仅仅决定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图片来源网络
也许,你想看到更多.......
家长群的恩仇录
别说你脾气好,辅导下孩子的作业试试?
果然,键盘侠没有放过李咏的最后一条微博
少年君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