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这个词儿很火?
面试的时候,HR必问的问题就是:看你简历,你毕业于XX大学啊?这时候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与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回答时的底气肯定不一样。学历,就像是过去经历、经验中的颜值担当,好看的总比普通的要多点自信。
曾在网上看到过关于麦肯锡公司的一份用工标准,对于毕业院校的要求是这样的:“国内的学校里,进入麦肯锡最多的是北清复交,但是人大、浙大、对外经贸、南大等学校也均有进入,不过以硕士生居多。至于国外的学校,麦肯锡的招收标准大概是全球TOP20的毕业生。”
不愧是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听说《我的前半生》里面BT的原型就是麦肯锡。厉害了~国外的大公司标准高,那国内的企业如何呢?
安徽卫视《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节目中,
前人事经理直言,
会对非大学生区别对待。
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大学生的简历!
非简历的命运是垃圾桶?
做客节目现场的是刚毕业的“简历帝”小何和前人事部经理小米。
离开招聘会后,只带走大学生的简历!
非大学生的简历就丢到桌子上,被清理了。
而小米又表示,其他大企业肯定也是这样操作的。
听完小米的话,
小何表示不服气:
“像我们这样都是大学毕业的,都没经验,也没经验,您为什么只用他们不用我们呢?
小米举了3个例子来回答小何的疑惑:
区别就是,比方说刚才我问你英语水平,你说你英语过了四级,那如果同样的问题问的同学,他们会怎么跟我讲呢?首先他们肯定不会用四、六级来评判他们的英语水平,他们会说雅思、托福多少分。
其次这个计算机水平,你的这个计算机国二刚过,也就是刚刚开始学编程的水平,但是像我们技术部新招来的,他已经非常精通计算机语言了,大部分同学也是这样子。现在我们公司让他做一个APP,他组织三、四个人就可以做出来。
还有你说你这个学金融、投资的,在学校里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外面接触具体的实践操作。那我想告诉你,的同学,他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已经参加了大型的金融集团的实习,而且最少是六个月,比如说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等等。
最后,小米反问小何:所以你觉得你这个条件来和他们比,你有优势吗?
大学生强在哪里?
除了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实习经历,大企业招人还有没有其他考核方式呢?
小米再发问:你在你大学的这四年中,你觉得你最骄傲的,最让你觉得成功的经历是什么?
小何:我做过我们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接受过很多电视台的采访。(负责做)人员方面的统筹、调动、安排,还有一些协作方面的事。
小米:也就是管人、管事对吧?
那我来告诉你,在你的竞争者大学这些同学中,他们在面临我们的面试录取环节时所展示出来的他们感觉骄傲和成功的经历是什么:
第一,有的人很专业,他可能在这个行业尖端的杂志上发表过他的见解;
第二,还有很多人,在踏入这个专业开始就规划好自己要在这个行业上如何去发展,他们经常会参加一些国际性的关于行业的交流;
第三,甚至有一些同学,他们非常有闯劲,在国家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下及学校的扶持下,他们还会向社会去寻找一些天使投资基金,他们已经开始在这个行业里创业了,所以在这个行业里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维。
如果我们把这些人招来的话,你觉得他们是不是会更上手一点呢?
你现在把你的这些在学校里管事的经历放在你的简历上,然后跟我讲这是你最骄傲的事情、最成功的事情,我觉得你的人生其实也是蛮苍白的。
你说呢?你又不是我的亲戚、我的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的老板的孩子,我不认识你啊!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不用手边的资源而去了解你并且把机会给你呢?
网友们看完这段视频,也炸开了锅:
有网友支持小米,认为企业偏爱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人觉得小米的说法夸张了,也并非所有人都最优秀:
有网友认为只是个平台,未来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但是世界上有几个麦肯锡呢?强也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普通的企业对于面试者的要求其实都不太一样。有的公司要求学历“本科及以上”,有的要求毕业院校需“/”,也有一些重视工作经历更甚于这些硬件门槛的。
学历重不重要?终究看的还是能力。有盖茨没毕业也能成为首富,有高考状元毕业却找不到工作。强调学历的重要性不代表学历至上,什么样的坑对应什么样的人并不能一刀砍齐。
本期话题
所以今天的话题是,作为HR,你们对于招聘员工的标准是什么呢?
跟着YOYO涨姿势:社保只会交不会用?社保卡的用法全浓缩在这张图里了!
员工竟然用假身份缴社保?这责任不给你担算我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