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同学曾经信心满满,一心只要考研,虽然付出努力,结果却不随人愿。因为秋招无动于衷,春招又遭遇疫情,从零开始的被动让黄同学无比焦虑,手足无措。需要肯定的是黄同学有很强的行动力,不沉湎于史上最惨毕业生的悲愤中,而是主动寻求帮助,直面求职问题与困难。对于这类同学,我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拥抱,考研失利不代表人生失利。黄同学说她是“简历小白”,那么如何来制作一份精美简历呢?请查收下图。
01
基本信息表达完整,有小心思
网申基本信息采纳大多为固定格式,一般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技能与爱好等。可能比传统的纸质简历涵盖内容更多,如个人信息部分除了姓名、联系方式、邮箱、求职意向、照片等核心信息外,网申还可能要采用籍贯、政治面貌、出生年月等。教育背景中除了基本的学校、专业、成绩外,也我们可以针对岗位需求填写一些主修课程,或者加入一些校园经历来支撑教育背景的优秀程度和丰富度。技能与爱好板块,很多同学想到什么写什么,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分为三大板块来归纳。而爱好的填写,我们可以填写一些专业技能强,展示度高的爱好,说不定遇到兴趣相投的HR,大大提升好感度,增加面试的话题。
02
深度挖掘岗位JD,灵活使用关键词
网申简历常用筛选方式是特定关键词筛选,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岗位JD(职位描述),灵活运用里面的词汇。同时JD中也可能会提到岗位需要哪些技能,那简历书写时应该尽量展示能力契合度高的经历,关键词标黑,这样就能传递给HR一种“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的感觉。
(图片来源:华为校园招聘网站)
03
灵活运用STAR法则,数据说话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简历内容也是一样,简历可用丰富的事例和数据来支持个人经历。要将一段经历说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那么STAR法则必须灵活运用。“STAR”代表的是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即“在什么背景下有什么任务,你采取了什么行动做出了什么结果。”在书写中,我们还应该采取丰富事例来支撑经历的含金量,用大量的数据来支撑经历的工作量。通过运用这些方式,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地特定能力,让原本空洞无力地描述变成吸引力强的展示。
示例如下:
修改前:修改后:经过修改,能看出简历内容更加丰富,内容工作量和含金量都能更好展示,同时通过做的工作能够感受到个人能力。案例二:陈同学,男,17级硕士研究生。多次求职未果,简历亮点不足。
硕士研究生按理来说应该在求职中具有较大优势,但陈同学却多次求职未果,面试发挥失常,简历也被HR指出无亮点。他这种问题其实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同学经常会犯的一个问题,能力不匹配。我们每次投递简历应该是基于充分探索企业文化、企业需求后做出的决定,一份好的简历,是建立在求职岗位需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作的。所以大家需要转换思维,站在公司和HR的角度去思考这个岗位需要什么能力?我有展示这些能力的经历或技能嘛?
很多同学在投递简历时,没有充分了解企业情况,或许只是跟风投递强企业、大央企等等,并没有了解自己是否契合企业精神,是否对公司业务、布局、发展有深度挖掘。那这类同学的简历内容难以展示出与企业要求能力的匹配度,在与HR的沟通交流中也容易展露出自己对企业的不够了解,自然容易在面试中出现滑铁卢。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深度挖掘企业信息呢?
首先,我们可以仔细浏览企业官方信息,通过官方网站来了解企业前世今生,探索企业精神,知晓布局发展。其次,我们可以参与线上宣讲会,在这里我们可以与企业高层或HR深入沟通,直观了解企业政策和安排。另外,我们还可以做一次职业生涯访问,可以利用校友资源,与目标公司意向岗位的在职人员一对一联系,通过深度沟通,来挖掘企业实貌。
做好了以上工作,再开始优化我们的简历,企业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展示相关能力,这样的一份简历不仅能吸引到HR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