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找到一个好工作,很多人选择“洗白简历”。顾名思义,洗白简历的意思就是将一些敏感或者不受欢迎的信息去掉,例如种族及国籍。
根据KatherineA.DeCelles(哈佛商学院)与SoniaK.Kang(多伦多大学密西沙加分校的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副教授)、AndrásTilcsik(多伦多大学的策略管理副教授)和SoraJun(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的一项联合研究,高达40%的少数求职者都会选择“洗白”简历,即使用英语化的姓名、低调处理种族群体的相关经历,避开有偏见性的过滤网,让自己可以获得面试的机会。研究同时表明,相比那些没有掩盖自己身份的求职者,“洗白”者接到公司回复电话的几率要高出一倍。
1.
身份“洗白”的故事
当卡特·沃尔(CarterWall)是一名年轻的投资银行家时,她的老板建议她从简历中删除她是妇女论坛一名会员的相关信息。后来Wall当上了富兰克林海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她回忆说:“我当时没有意识到,那是我简历中唯一能看出我是一名女人的信息,因为从我的名字看来,大家都假设我是一个男人。”
位于达拉斯的一名非洲裔软件设计师CraigMcLeod通过电话谈判,成功获得某银行批准的汽车贷款。之所以坚持以电话的形式进行沟通,是因为他父亲年轻时的一次求职,明明已经顺利通过电话面试,当亲自去参加第二轮面试的时候,刚报到就被要求离开。
40岁的玛丽·沃德(MaryWard)是一半的匈牙利和一半的韩国血统的联邦雇员,她在结婚之后就用丈夫的姓Ward。她回想起曾经的遭遇,当招聘经理知道她的名字之后,再三质疑:“你是MaryWard?你确定吗?你看起来,不像是MaryWard(传统的白人的姓氏)。”招聘经理还质问了玛丽的出生地,这让玛丽觉得非常尴尬。
photocred:google.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