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说说我的公考历程,从年11月到现在上岸,一共参加了8次公考,3次国考,5次省考,吃面的仅有3次,当然这三次包括上岸的这次。考了这么多次试,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轻易说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职位篇
一般大家都比较喜欢看行测、申论以及面试方面的干货,却不太愿意花时间研究和思索公考的职位表,这其实有点本末倒置。
如果能选到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岗位,往往能让你花一分力气,得十全结果,反之则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你刷了无数遍的真题不就是为了你现在报的岗位吗?选岗位就跟高考填志愿一样一样,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要为考而考。
拿到职位表后,一定要对照自己的条件进行筛选,不要随便,贴吧上经常说,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这话真的不假。筛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专业、四六级、党员与否、工作经验、学位学历等,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要报考所谓的“三不限”职位,“三不限”职位往往是“万人坑”,这点切记,选好了职位,等于公考开了一个好头。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你选的不单单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单位,一群同事,以及你自己的往后生活,当然近一点而言,你选的可能就是你的考试结果。
二
笔试篇
笔试成绩是公务员考试的敲门砖,你平时复习得再好,笔试成绩通不过,你就会被彻底挡在公务员的门口,你就没资格谈面试,你就是失败的。
(一)行测篇
1.在掌握模块知识的基础上勤刷真题。先系统地跟讲师进行复习,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听课,哪怕是一道特别简单的知识点,都不要放过。听课之后,再反复做真题,准备一张厚纸,一个笔记本,用厚纸把下面的答案盖住,做完后再看答案,看答案不是看是否选择ABCD,是看答案的解体思路和你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好的思路赶紧写到笔记本上,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我强烈建议做真题,我复习时只做真题,模拟题从来不做)。
2、复习时间的安排现在国考和大部分的省考,行测都是在上午进行,申论在下午,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按照上午学行测、下午学申论模式来,养成和考试同步的思维习惯。按照国考时间进行,9点到11点复习行测,2点半到5点复习申论,晚上7点到9点,总结上午复习的行测,对着答案分析试题,分析过程中,做好笔记,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和答案一样,沾沾自喜,而是要学习思路,举一反下,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要做对。
3.快字当先,效率为王。“题太多,每次练习都做不完。”“糟糕,我还有15题没来得及做就交卷了。”经常听到同学们这么抱怨。那有没有办法解决呢?答案是有的。首先,必须快起来。我们平时养成了慢悠悠的习惯,复习考试也是如此,慢悠悠拿出书,慢悠悠找到笔,慢悠悠翻开书,慢悠悠读题目,慢悠悠解题……结果,时间过去了,学习进度慢,效果差,交卷时题还没做完。这个习惯要不得,行测题量大,慢悠悠可做不完,必须分秒必争。从现在开始,养成快字当先,雷厉风行的习惯。快速打开书,快速进入读题、解题状态。让自己的思维快起来、敏捷起来,让自己的行动快起来,告别懒洋洋慢悠悠的陋习,提高复习效率和解题效率。
4、调整做题顺序,未必要按照试卷的顺序,一般人都有强弱项,分清自己的优劣势,完全可以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顺序,比如把资料分析和数量分析放在最开始做,这时时间充裕头脑清晰,比放在最后时间不够蒙的正确率要高一些;而言语理解是我们的语文基础,这个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也不会太差,所以即使时间紧张,略读一下再选也不会错太多。这里要切记,做一部分就要涂一部分答题卡,千万不要所有题做完才涂卡,每年好多考生这样做,都是来不及涂答案的!
5、学会放弃,要把行测每一题都解完答出不科学也不大可能。考试时,行测每道题的思考含解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分钟,一分钟还解不出,果断放弃,等后边有时间再回头做。若最后没时间了,直接在答题卡上蒙一个答案,放弃,但绝不放弃任何得分机会。
6、无论平时练习还是考场实战,一定要避免死磕心态和急躁心态。
一些同学总要把一道题研究透,比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总觉得别的选项更好,然后就一直分析几组词语,可惜你现在只是个备考人,不是什么研究语言的学者,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最忌讳想太多,简单一点,把答案代入读几遍,直到你觉得答案确实是对的,然后就进行下一道,不要纠结个别题目了。
对于一些不会的题目,也要淡然处之,不会就不会,纠结有什么用,不如花时间提高别的项目。
(二)申论篇
其实一开始我是比较怕申论的,由于畏难的情绪,申论拖到很后面才开始复习,所以得分并不算特别高。相比较行测,申论不太能靠突击,主要还是平时的积累。
可以多看《半月谈》、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评论员文章,多学习官媒党媒对一些问题是如何分析和评论的,确实很有帮助。
不要想当然的以为那些文章都是官样文字,假大空套话连篇,还真不是,其观点的角度、格式的排比、用词的精妙、语言的优美,不得不让人觉得作者能当官方的笔杆子确实水平一流。
多读读这些文章,好词好句记下来,不仅对申论有帮助,对后来的面试也有大有裨益。复习主要是了解题型,其实做真题能最快了解。
但是不要被答案误导。一定要明白公务员考试,官方是从来不会放出真题和标准答案的,所谓的真题都是“来自考生回忆”,但答案就是各家辅导机构自己编写的了。
行测都是选择题,正确答案是什么一目了然,也没有什么争议,但申论的答案就各执其词了。所以对于申论的答案,真的是仅供参考,并不一定是和买题时送的标准答案越接近越好,那样也许你训练出来的是“某公版申论”或“某图版申论”,和真正的给分标准可能会有出入。
大作文
1、总的原则
(1)写作立场。你是准公务员,一定要站在公务员这边、语言要中庸,绝不能偏激。
(2)题目拟定。最好要工整对仗,不要太浓的文学色彩,要严肃。
(3)结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尾”。
(4)写作语言。语气切记要官腔十足,多看官方会议新闻,领导讲话,半月谈。写作时多引用领导的讲话,提对策也是如此。
(5)层次问题。要有逻辑顺序,由大及小,由宏观到微观,即“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
(6)中心论点的提出,最好放在文章首段的结尾,确保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2、细的要求
(1)仔细审题,千万不要跑题。
(2)结构多采用“是什么(观点)+为什么(原因)+怎么办(对策)+结尾(最好有展望)”。
(3)观点的提出要直接,切记不要啰嗦,要干脆一点。
(4)分析原因时,要注意层次以及格式问题。层次(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格式(第一……第四,或者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给人很直观清晰的感觉。
(5)对策是最关键的部分,提对策时一定要抓住“可操作性、可行性”,尤其是可行性,不要喊口号,放空话。逻辑清晰,层次明确。
(6)文章中引用数据时务必是给定材料中的数据。写年份时,要写全称,如年,而不是15年。
(7)段落的分配要均匀,每段字数不要太多。
(8)字数要差不多。例如要求写字左右。字数最好控制在-之间,否则可能要扣分数的。
小题
1、总的要求(格式问题,核心观点,关键词,牢牢把握、死扣原材料)。
2、具体要求
(1)概括、归纳类题目
题目后面的作答要求,要精读,一字不放过;答案要点不能太宏观、太笼统,一定要自己去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为了确保答案要点要齐全,最好针对分值多罗列几个答案要点。
(2)给领导汇报情况(下级给上级反映问题)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1---”,每个材料都要精读精看,旺旺里面都含有采分点,紧扣要求的材料作答;字数要差不多;结构按照“现象(背景)+原因+对策”;现象类的句子必须要自己概括,不要抄原文未概括的句子,切记简洁,不要啰嗦。
(3)根据材料中反映出的现状,要你写出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
对策的提出要有血有肉,要有主语(国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对策要具体,也就是要有可行性,不能太宏观,大而空;有的题目要对所提的对策分析(解释为什么这样提),尽量回原材料中找答案,政策、领导的讲话等内容都是答案;层次要清晰,逻辑顺序要合理;注意格式,虽然有时题目没有要求,但参考答案往往都是含有格式分的,要注意。
多读多看多写
1、一定要浏览官方党媒。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新华网、人民网、半月谈网。尤其是新华网,每年好多省考申论的材料都是来自新华网上面的,也就是复方驱虫斑鸠菊丸价格是多少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