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模板介绍
模板类型
模板分类
模板制作
模板使用
模板结构

HR如何看简历在职人士和应届毕业生差别非

之前小编写过一篇文章60%的简历在3秒内阵亡,一份好的简历比学历更重要!里面提到过一个数据:在北京,平均一个职位会收到封求职信,其中封是合格的。

也就是说,HR每天收到的简历只有五分之一是合格的,那么HR到底是凭什么标准去判断这些简历合不合格呢?网上动辄十几条的规则,不仅让人求职者看着头皮发麻,连HR自己都不知道原来筛选简历要这么多条条框框。

事实上,HR负责招聘的压力很大,如果都照这十几条标准去筛选简历,耗费这么多时间却只能筛选出寥寥几个的简历,早就被用人部门骂死了。

也许这些条条框框在某些情况下是筛选的条件之一,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那么HR看简历的时候,最看重哪些因素呢?

对于应届毕业生和有工作经验的人,简历筛选其实有不同的侧重点。

应届毕业生

先说应届毕业生。

任何工作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筛选应届毕业生简历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是否有培养潜力—能否迅速上手工作—能否适应职场

1

是否有培养潜力

对于企业来说,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入职不能立即产生工作效益,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培训,为什么企业还要招呢?当然是因为有培养的潜力。

大多数企业招应届毕业生,不只是希望他们做基层工作,而是希望他们经过各种历练后能成为认可企业文化的中坚力量。所以招聘时,应聘者是否有潜力也是HR十分看重的要素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最能证明学习潜力的就是考试,学校证明了你在高考中的成绩,绩点和排名证明了你的大学成绩。

而最能证明沟通潜力的,当属社团活动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多数人而言,沟通可能是一项比专业水平还重要的能力。

2

能否迅速上手工作

你所学的专业是你能否迅速上手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应聘岗位的专业程度越高,对专业的要求也就越多。

当然,现在大多数企业校园招聘时会去对口专业所在的学校,直接获得一手人才。

比如我的前司是一家高科技领域上市公司,十分注重科研水平,每年校招时到该专业全国最好的院校去招聘,毕竟对于科研类企业而言,抢人才就等同于抢占市场。

如果你应聘的是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例如科技公司,那么简历中最需要突出的就是专业水平,诸如导师是谁,研究方向是什么,做过什么研究,发了多少论文,专业课成绩如何,是否获得过该领域的奖项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能证明你可以迅速上手,那就是实习经历。

实习非常重要,与专业匹配的实习经历是锦上添花,特别是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想转行时,那实习就更是重中之重了。

一个好的实习经历,会让你从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

3

能否适应职场

职场是个冷酷的地方。作为应届生刚踏入职场,肯定会有各种需要适应的改变的地方,身份的转变是进入职场的第一步,这里面涉及到抗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如果你不能快速适应这样的变化,那么企业就会花费较高的成本去培训你。任何企业在挑选人才时,除非是特别急缺的人才,多数会倾向于挑选能适应职场的人,哪怕是仅仅表现出来。

所以,如果你在简历里表现得独来独往,唯我独尊,没有合作精神,相信没几家公司喜欢这样的人。

根据这三个内在逻辑,应届生的简历需要进行这三步:

第一步:搞清楚对方要什么人?

这一步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也往往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

我曾经看过的简历不下份,发现其中很多都制作精美,排版华丽,有些甚至配上自己彩色美颜照。

然而,这些简历我大部分会PASS掉。

因为我要招的不是设计也不是模特,我只不过是想招个运营,你的简历炫的我眼都花了内容也没找到一条能打动我的点,后面再碰到那些创意和美感齐发的简历,我已经无感了。

这就是大多数应届生制作简历容易犯的错:只顾自嗨,不顾HR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没毕业的菜鸟如何摸得透老奸巨猾的HR在想什么?

答案是,赶紧去分析他发布的JD(职位描述),仔细看,扣着字看。

JD的内容总结起来无非传递着HR的3种需求,需要你根据具体信息去提取:

1.关键需求

关键需求即:明确说出来的那些具体的、专业的工作的需求,这部分需求一般是具体的、专业的名词,例如:绘制产品原型图、制作财务报表等。

2.隐性需求

隐性需求即:没有明确说出或无法具体明说的需求,这部分往往要求比较虚,例如:领导力、组织能力等。

3.筛选性需求

筛选性需求即:具有筛选性的条件,例如: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实习经验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都已满足,筛选性需求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步: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东西?

分析出了HR的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你需要有针对性的在大脑中筛选自己所有的经历,作为你支撑这些需求的证据。筛选的方法如下:

1.直接经历

找到自己能够体现体现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的直接经历,例如:招的是游戏运营,优先找你运营和营销经历——做过运营实习生?写过营销策划案?分析过销售数据?

2.间接经历

如果实在找不到直接经历体现出HR的需求,可以挖掘自己一些能够间接体现自己能力的事情,例如:招的是游戏运营,至少有一些间接经历吧——某款游戏大神?写字吐槽圈粉无数?互联网产品重度用户?

3.标准能力

如果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都没有,不妨去写一些能够体现标准能力的事情,比如:招游戏运营,你至少有几项凸出能力——曾经3个月时间雅思得到7分?(学习能力)、曾担任校报学生记者采访10篇报道,获奖2篇?(沟通和文字能力)、大学看过本心理学书籍并接受过专业训练?(洞察人性)

以上三项经历我不信你一个也想不出来,否则,别找工作了,再成长一年积攒积攒吧。

第三步:想清楚怎么写这些东西?

列出了自己要写的事情,下面要做的是,如何清晰、合理将这些内容包装在你的简历上。

请注意我的用词是“包装”,而不是“堆积”。

简历内容的“包装”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总结为STAR法则,即每件事的描述结构为:背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在职人士

筛选有工作经验的人的简历,内在逻辑是:

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能否入职(期望匹配)—入职后能工作多久(稳定性)

一个职场人士,写简历时一定要心中有数,自己的亮点是什么,然后在简历中突出展现。

比如你的学校专业很出色,可以放在简历靠上的地方,HR一眼就可以看到。当然,如果一个人毕业三五年后还在强调自己的毕业院校、学历和专业,那说明他工作经历本身实在乏善可陈。

那么工作经历应该怎么写呢?

比如,你曾在业内知名公司工作过,参加过知名客户的项目,担任过重要职位等等,除了工作经历按时间顺序写,其他都可以按照重要性排序。另外,对于其中的关键词句,可以加粗加下划线。

总之,务必保持HR在看到你的简历第一眼时,就看到感兴趣的地方,这样才有可能仔细阅读你的简历。

1

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

职场人找工作,除了一些专业岗位需要高等院校的专业学习,多数还是看工作经验。每家公司都希望从职场上招聘成熟人才,自己不用培养,来了就能干活,耐操又好用。所以,一份简历中最重要的是工作经验的匹配度。

我看简历时,工作经验中各项因素的重要性由高到低是:行业经验、岗位经验、管理经验、工作年限。

在同一行业中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求职者一般都能掌握一定的行业资源,至少也了解行业知识,这些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工作的磨砺。具有匹配的行业经验意味着入职后不仅可以立刻熟练地开展工作,甚至调动行业资源来为公司所用。

在具备行业经验的前提下,如果又具备同岗位经验,那这样基本匹配度已经算很高了,至少简历肯定能通过。

管理经验通常针对中层及高管的职位,这部分重要不重要,我觉得没那么的绝对,所以排在第三位。

管理经验是否是绝对需求,主要看企业对这个岗位的定位。很多中小型企业对中层的要求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企业规模也不那么大,需要管理的下属只有两三个,这种情况下只要你有专业能力,有没有管人的能力并不是那么重要。

而如果企业的人员规模较大(几百人那种),企业也比较重视管理,需要被管理的下属有十几个人,这样的话,没有管理经验的人基本不会通过简历,即使侥幸入职,也容易搞不定。

工作年限其实是比较鸡肋的一个限定。因为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是有迹可寻的。一般行业经验、岗位经验和管理经验都具备的人,工作年限差不多也足够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不够,人家各项经验都具备难道还让简历溜走?我相信没有HR这么傻。

2

入职后能工作多久

招聘是有成本的。不仅仅是招聘广告、各种渠道的使用费,招聘人员耗费的工作精力,管理者的面试时间,都是成本,换算成白花花的银子也不少。

HR也不希望一个坑没填多久,萝卜就跑了,用人部门工作断档急得跳脚,HR也火大。因此无论从用人部门还是HR的角度,都非常注重考察稳定性。

频繁跳槽,工作经历空档时间太多,都意味着稳定性很差,同时还意味着每段工作的积累时间不够长,这样的人一般很难有丰富的能沉淀下来的工作经验。

先不说隔行如隔山,大家都知道跨行业跳槽那几乎等于职业生涯归零、重新开始,更别提有一些岗位只有特定行业才有。

多久跳槽一次算频繁呢?来看看阿里和京东是怎么要求的。

阿里的招聘需求是:7年4段工作经历的不要,工作两年内有跳槽经历的不要。

京东则有个“二五原则”和“三五原则”。二五原则是一份工作满5年,或者平均每一份工作干满2年,两者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ok。三五原则是过去五年服务过的每家公司不少于2年,或者过去五年内不能服务超过3家公司。两者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ok。另外,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时间不限制。

总结一下,阿里和京东认为,每份工作至少得工作两年才算有一定的稳定性。

3

能否入职

有时候你认为自己非常优秀,为什么简历还是通不过。很有可能你的期望薪酬、期望工作地点、期望职务与应聘的公司不匹配。

找工作其实和找对象差不多,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认清自己的过程。当你真正看清了自己需求,最合适的机会和人可能恰好来到你的身边。

说了大半天,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怎么修改简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值得放上简历的沉甸甸的经历。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写简历的思路,更明白一份简历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最新精彩阅读

那些对公司付出感情的员工,最后都怎么样了

看完合肥这家公司的食堂,我决定辞职不干了!

恭喜你,收到一封来自世界强的情书“我把难搞的上司调教好了”毕业即失业的“慢就业”,你怎么看

本文综合自网络,侵权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安人才网立场。

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在线投递简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heyec.com/mbzz/6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