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的这篇干货就是来教大家如何在简历中把“在校经验“写成“干货经验”,让HR一眼就知道你在学校做了些什么!来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给我们具体分析的吧。
1/数字
数字可能是一种新的迷信。有数字的经历看起来更真实,数字也让我们可以横向对比,更精确的感受程度和水平。比如在社团活动中打杂的一段经历,如果把数字加进去,描述为“联系23个参演社团的多名工作人员,共通知了6次会议,记录会议摘要1万多字,协调排练场地34次”,这样对于个人能力的展现就变得清晰、具体、可信了。
当然这些数字应该是真实的,在简历中造假就像是在给自己挖坑,同学们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2/简洁
A.文字简洁:舍弃一切无助于描述客观事实的文字。
B.排版简洁:每句话独立地表述一件事情,呈现一个能力。排版的目的是让阅读更简单。最简单的句子就是只表达一个意思的句子。
我们比较以下两段经历就明白了:
a.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团体负责人
我在里面担任了志愿者的小组长,协助领导的工作。在工作中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能,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尤其是在协调志愿者的过程中,锻炼了沟通的技巧。最后我们获得了“先进集体”的称号,我获得“个人优秀组织者”称号。
b.上海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团体负责人
宣传志愿活动、招募选拔组员并进行培训
处理突发事件、组织协调管理人事调动
与上图志愿者管理方协调解决志愿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任职期间,所带团队获上图志愿“先进集体”称号,个人获“优秀组织者”称号。
当然,如果公司有统一的模板,就还是要用统一的。
3/顺序
任何一段文字内容的安排顺序,如果不符合人的思维习惯,读起来就会很吃力。对于简历中的经历而言,常用的表达顺序是“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A.时间顺序:也可以叫做流程顺序。如果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可以把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依次写出来,交代清楚。如下面这段经历:
北京语言大学“锦绣京城”项目
项目组便促成剧装厂、龙顺成家具及办公宝典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京绣的展销活动。
剧装厂参加了8场公关活动并进行展销,不仅宣传了京绣文化,还使剧装厂获利颇丰。
经济上,剧装厂减少库存积压,获利8万余元;社会上,京绣文化得到大力宣传。
?B.逻辑顺序: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参与了多个项目,或者做了很多彼此关联度不大的事情,可以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表述,如下:
中国传媒大学“援藏支教”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组建中国传媒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管理7支分队,与20余个西藏贫困地区取得联系,并安排队伍进行假期援藏支教。
开展“援藏支教”系列培训及知识普及活动,培训支教志愿者30名,并且设计支教课程,在校巡回演讲。
因成功开展“援藏支教”活动,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支教团体。
利用这些相关的社团经验,可以有效的帮助HR识别你的个人特质与个性,同时也是另类彰显能力与评估发展性的指针。不过,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项社团经历对求职者都有帮助,也不是每一次的校内活动都有正面的意义,所以在处理这个部分的时候要稍微做一番整理和选择。
总之简历中的这些经历介绍都要以求职目标为导向,不必把所有经历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来,而是要去粗取精,挑选出最能展示自己能力的经历。而且在描述时,要做到具体、简洁、有条理,这样才能让你的简历更加出彩。
*文章来源于网络
研秘APP
更多学习课程,上研秘APP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