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简历撰写
就我的职场经历而言,很是简单——二十余年,连实习的一起服务过5家单位。且除了第一家是从学校通过简历面试入职的外,其他都是工作找我的被动“求职”,基本无需简历。倒是面试过不少的应聘者,看过若干简历。
一次老板等人带着几位重要客人参观我所在的工厂,由我客串担当介绍工厂。后被一起陪同的其他同事反馈,说老板和客人连番夸赞:“模具厂的介绍简洁、清晰又全面……”
回想当时就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三步递进式的介绍:
“我”是谁?简单介绍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模具厂;
有何不同?相较同业的其他模具厂,有哪些特色和不同;
何以见得?现场呈现与同行不一样的点与面,并予答疑。
再结合平常所看到的各种求职简历,觉得若参照这个思路来进行介绍,则写简历的人和看简历的人都便捷。故而将此法推荐给身边一些正在求职的朋友们,他们的反馈说不错。
我是谁?
简单、明了的概述自己各阶段的学习、工作经历。
按时间的升序或降序,整齐、整洁的简要描述曾经的学习、工作经历。遵从SMART原则,有具体的学习、工作内容,有可量化衡量的成就,以及明确的时间点、时间段。
若有带过项目或团队的经历,相较“协调、支持”等词语,就不如“领导、主导”等词语更为抢眼。
对于一些换工作较为频繁的人,将那些时间相对较长,对自己的工作经验、能力影响较大的主要部分纳入简历即可。
特别是工作三五年,换四五个单位的人,面试官会对你的职业忠诚度有所顾虑。对此我曾在《跳槽大忌——过于频繁》一文中有所阐述,可点击文末链接阅读。
有何不同?
重点阐述过往经历中与众不同的成功经验,亦可带上典型受挫或失败的。
求职应聘的人才,无外乎如下三种类型:
金子,在哪都能发光的全才、能人,是单位可遇不可求的人才;
金属,要放对地方才能发光的专才,是在某一领域有所造诣的人才;
矿石,需要锻炼和培养的新人,对于这类人才得有金属含量才能提炼出金属来。
故而要让简历更具含金量,先得了解、知道用人单位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