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8日讯(记者杜伟见习记者李燕琦)7月7日下午,枣庄市峄城区召开“满意峄城”创建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化生活专场)。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庆春出席发布会致发布辞。
记者从会上获悉,峄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力推进“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建设、“满意峄城”创建活动,增强全区人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举措,大力推进“文化峄城”建设。
会上,张庆春就“峄城欢乐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背景向大家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科学谋划,为“文化惠民工程”强基
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紧扣“榴乡新韵·四季欢歌”年度活动主题,细化“峄城欢乐汇”和“戏曲(电影)进乡村”等活动方案,明确民间游艺队伍大拜年、“探寻心底的年味”“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各项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举办单位等,引导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峄城欢乐汇”系列活动,提升“峄城欢乐汇”文化惠民活动品牌的社会知晓度。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并免费开放运营,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区级1处,镇级7处,村(社区)级处。年,峄城区按照打造城市文化休闲聚集区的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城市公共资源共享实践,利用区文化馆闲置区域,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城市书咖”,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与社会化市场运营的有效融合。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结合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活动,把“峄城欢乐汇”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定期通报活动进展情况,一月一调度,全程跟踪督导。把“文化下乡”的“派单式”服务变为“订单式”服务,采取“群众点单、基层报单、文化馆派单、政府买单”文化惠民服务模式,实行公开透明的阳光采购和“菜单式”服务,切实将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送到家门口,让群众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
二、搭建载体,为“文化惠民工程”壮骨
开展“峄城欢乐汇”文化系列活动。分为“春之声”“夏之舞”“秋之韵”“冬之乐”四个篇章,包括冠世榴园景区贺年会、广场舞大赛、大运河民俗文化(艺术)节、青少年读书故事会、非遗年货节等子栏目50多个。年成功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峄城区庆祝建党周年暨枣庄建市60周年“颂歌献给党·唱响新峄城”合唱大赛及“我为群众办实事”之“红色七月”文化惠民专场巡演活动,去年全年举办“戏曲(电影)进乡村”活动余场次,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精心组织文艺创作。举行了《青檀颂歌——礼赞共产党人的品德之歌》发布会,为建党周年献礼。把党史学习教育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文艺创作,先后创作了京韵大鼓《建党周年小康定实现》《颂歌献给党》,快板书《传奇英雄孙继德》,戏曲《绣红旗》,小品《看报》等精品节目30余个,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丰富线上群众文化活动。结合当前疫情形势,积极通过线上形式举办主题书画展览、文艺演出、公益培训、辅导讲座、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传承等活动,充实线上文化资源,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区文旅局正筹备开展“文舞全城”主题文化活动,引导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在文化馆内登台献艺。计划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将优秀节目拍摄成视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