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亦友HR”,更多资讯等着你~
小时候因为知识所限,加上很多信息源自于电视,知道的城市也无非那么几个,北京、上海、广州……,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憧憬着长大后也会像所看到那样能在这些城市中有一方自己的天地。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在面临选择就业城市时,这些城市也是人们的热门选择。
小编曾在双选会上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过采访,被问到选择城市时大家的标准各有不同,其中一位学长给我印象很深刻,他表示要趁着年轻去闯一闯那些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充满机遇的城市。小编深以为他指的是北上广,不料学长去的是深圳。
最后经统计,发现很多求职者表示要闯的城市已不再是北上广,而大多数是深圳、武汉、杭州等“新一线”城市。
近期看到Boss直聘招聘平台发布《第一季度人才招聘报告》的结果,显示北上广确不再是很多年轻求职者的热门选择,当一个事物不被选择,原因一般是事物本身的问题或出现了更好的选择。关于北上广不再是求职者的首选城市,更大的原因是后者,很多求职者被“新一线”城市吸引。
如数据显示,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招聘量,春节后的返城就业热潮也推动了一线城市求职和招聘量的上升。
但是,深圳的“活力”标签得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认同;而成都凭借着美食和“慢生活”节奏,在95后的求职热度上超过了北京。
关于北上广失宠的原因,部分的问题在于这些城市本身的矛盾,很多北漂的的人都深有体会,在这些城市安家立业是一件多么难的事,而薪酬待遇,远远不达理想水平。
比如北京的房价,“网红地下室”万成交的消息还在眼前,如此价格只因是学区房。其他条件更好的房价更不用说,各区域的房价各有不同,但价格还是超过了年轻求职者的负荷。
即使不买房,租房也让人难以容身。在广州,平均房租高达元/月,基本上就是一些刚开始就业的职员一个月的工资,而房租在我们的支出中仅仅占了一半。
很多人在选择北漂前,大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最后不得不被生活打回原形。这些繁华的城市,构成了大所数北漂的两面,一面是心中筑起高楼,一面是忍受现实的匮乏和局限。
离开这些热门城市,并不意味着逃离,而是在四方中,寻找更合适自己身心的空间。你可以换一个地点逐梦,寻求更好的人生。
另外,“新一线”的城市又是如何吸引人的呢?因为这些城市为了抢人送钱、送房、送户口……给了年轻人能仰望星空所踏实的根基。
比如,随着近两年新一线城市陆续推出人才落户、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当地吸引了大批人才。如,天津,领军人才一次性补贴30万;厦门,安家费补贴最高一次性50万;重庆,最高安家费补贴万……,很多城市纷纷做出了他们的“抢人”计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20多个二线城市杀进抢人大战,随着本科落户、创业支持、购房优惠、所得税减免等“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政策的集中出台,抢人大战成效已经初步显示出来了。
年离开北上广的求职者,有35.5%的人选择了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西安五个城市,这些城市各有特点。
杭州,目前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能让求职者大展身手。
武汉,按常住人口计算,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而生活和消费水平远不及一线城市那么高,另外,还设置了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本科毕业最低5万,博士最低8万。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联合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比起北上广的紧迫感,这里的生活节奏更能让人适应。
趋势终究是趋势,做出怎样的选择还是在于个人。就像横亘在北漂前的有性价不对等的居住条件,拥堵的交通,充满雾霾的环境,但是还是会有许多人还在坚守,也许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是觉得这样的生活刚刚好,又或许只是想待在这个城市。希望这些在繁华都市默默打拼的人,在看尽无数风光后,有朝一日成为风景中的主角。
此外,好风凭借力,在这些回报不低于北上广又有各种好条件的城市中,除了得到同样好的发展前景和薪酬待遇,个人的幸福指数也非常高。那么,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你,想要去哪座城市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