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求职简历也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迁。
差不多将近二十年前,多媒体才刚刚普及的时候,CHUNRONG是我们项目组的实习生,当时,在美术学院读三年级的她,应聘到我们项目组担任美工。
经历了半年多时间的历练,从最初的美工(PhotoShop),到后来掌握了Flash,Premier,以及Authorware。她基本上掌握了多媒体制作的全部必备软件,而这一切,不仅得益于她的钻研精神、美术功底和悟性,应该说也得益于老马和我的指导。当然,我觉得我们顶多只是起到了“领进门”的作用。
到了四年级,要找工作了。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加班,她跟我聊起求职的事情。
我跟她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是拿纸质简历,用人单位每天会接到无数的纸质的“求职简历”,绝大多数这些求职简历,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用人单位无奈,只是声称,“谢谢谢谢,请将简历放在这里,回去等候我们的通知”。
泥牛入海是家常便饭。
当时,我跟CHUNRONG讲,我们不妨来个多媒体简历,将她的受教育经历、技能、才艺、作品、证书等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把自己推介出去,至少让用人单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求职者。
那天,我们说干就干,我们一起讨论设计框架,她准备素材,我编写程序,没用多久时间,她的多媒体简历就制作好了。
后来,那个多媒体简历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她去了西安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学出版社从事多媒体编辑。
再后来,求职简历在不断演变。记得有学生为找工作,专门制作一个求职网站,用网络将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工作能力、作品成绩全方位的展示出来。
今天,我想跟朋友们分享的,是两东西:
一个叫About.Me,一个叫Sumry。
我们还是先来看About.Me吧!
About.Me其实就是一个在线名片。
让我们一起来看普渡大学博士生Pinar同学的在线名片。
其实,即使你在网络上有千窟万宅,总应该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所有蛛丝马迹,而这个地方就叫About.me.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